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赏析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原文:
丙辰中秋,欢饮达旦,大醉,作此篇,兼怀子由。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
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赏析:
1. 背景与情感基调:
- 创作背景: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(1076 年)中秋,苏轼时任密州太守。当时他因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而自请外调,政治上不得志,又与弟弟苏辙分别七年之久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中秋佳节望月怀远,心中感慨万千,于是写下了这首词。
- 情感基调:整首词既表达了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,又展现出他在困境中旷达超脱的胸怀,情感复杂而深沉。开篇的“欢饮达旦,大醉”既体现了他在佳节时的放纵与豪情,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苦闷,借酒消愁。而后面的词句则在思念与感慨中逐渐升华,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2. 上阕赏析:
- 望月问天,奇思妙想: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”开篇以奇崛的想象,把酒问天,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宏大而神秘的境界。明月的存在和它出现的时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思考的问题,苏轼以这一问,不仅表达了对宇宙奥秘的探索,也流露出对人生的迷茫与思考。这种对天的发问,使词的意境一下子变得高远辽阔,充满了哲学意味。
- 欲归又恐,矛盾心境:“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”这里的“归去”指的是回到天上,苏轼幻想自己能够像仙人一样飞升上天,但又担心天上的宫殿太过寒冷,自己无法忍受。这实际上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,一方面对现实世界的不如意感到厌倦,渴望超脱尘世;另一方面又对人间有着深深的眷恋,无法割舍。这种矛盾的心境是苏轼在出世与入世之间挣扎的体现。
- 起舞弄影,自我慰藉:“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。”苏轼在月光下翩翩起舞,与自己的影子相伴。这里的“何似在人间”表明他在经过一番思考后,觉得人间虽然有诸多不如意,但也有其美好之处,相比起虚幻的天上宫阙,人间更值得留恋。这是他对自己内心矛盾的一种化解,也是一种自我慰藉,体现了他的旷达乐观。
3. 下阕赏析:
- 月光流转,思念难眠: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”这几句描绘了月光在楼阁间移动,照进窗户,使得失眠的人更加难以入睡。这里的“无眠”既指苏轼自己因思念弟弟而难以入眠,也暗示了世间众多离别之人在月圆之夜的相思之苦。月光的动态描写,不仅增添了词的画面感,也进一步烘托了思念的氛围。
- 质问明月,情理交融: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”苏轼对月亮发出了质问,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?这看似是对月亮的不满,实则是对人生离别的感慨。他将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联系,认为这是世间的常理,是无法避免的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自己的痛苦,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。
- 美好祝愿,境界升华: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这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,苏轼在此表达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,希望人们都能健康长寿,即使相隔千里,也能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月光。这一祝愿不仅是对弟弟苏辙的,也是对天下所有人的,使词的情感得到了升华,展现了苏轼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人格。
4. 艺术特色:
- 意境优美:词中以明月为线索,营造了一种空灵、澄澈的意境。从把酒问月到对月起舞,再到月光照人,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诗意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中秋之夜,感受到了苏轼的情感波动。
- 巧用修辞:如“我欲乘风归去”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,将苏轼的幻想表现得淋漓尽致;“何事长向别时圆”运用了反问的手法,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。
- 韵律和谐:《水调歌头》这个词牌的韵律本身就很优美,苏轼在填词时更是运用自如,使整首词读起来朗朗上口,具有很强的音乐性。
总的来说,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一首意境深远、情感真挚、艺术精湛的词作,它不仅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,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,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赏析】相关文章